PageRank



轉移公告

計劃把 http://blog.hoamon.info/ 文章全部轉移至 http://www.hoamon.info/blog/ 這裡,而本 Blogger 站台的文章近 500 篇,我預計在 2014-12-31 前移轉完畢,完成後 http://blog.hoamon.info/ 將只作代轉服務,一律把舊連結如 http://blog.hoamon.info/index.html 轉成 http://www.hoamon.info/blog/index.html ,敬請舊雨新知互相走告。

新文章只發佈在 http://www.hoamon.info/blog/

何岳峰 敬上

2012年11月11日 星期日

逃稅天堂是世界貧富差距巨增的催化劑



本文是探討貧富差距的第一篇,主文在  。

吉尼係數

吉尼係數是用來分析國家的貧富差距現象有多嚴重的一個指數,但我個人對它抱持懷疑態度,因為它只計算了收入分佈情形,卻沒有考慮擁有者識別度,這什麼意思? 我用一個例子說明:
某社會總共有 10 個人,其中有一人的收入佔總比 91 % ,而剩下 9 個人的收入各佔總比例 1 %,這個社會吉尼係數很大(有多大,請自己算,我懶得算),但如果在自由不管制的條件下,該社會中擁有 91 %收入的人,每年輪流換人坐, 10 年過去,平均每個人都有一年時間擁有 91 % 的收入。試問,這個社會的貧富差距很大嗎?
解決貧富差距問題,不見得一定要大家收入差不多,也可以是透過大風吹的方法讓大家輪流坐。

貧富差距



目前臺灣新聞大概不脫幾個主題: 『政府無能』、『貧富差距』、『青年高失業』、『軍公教退休人員該死』。也有陪襯一些:『誰喜歡誰』、『誰生小孩』、『誰離婚』的花邊,不過我向來對這些無益世界的主題沒什麼興趣。而前面四個主題,從我小時候就時常聽說,並沒有完全斷過。
接下來我將談談『貧富差距」、『青年高失業』及『軍公教退休人員該死』的問題。
本文是第一個主題,要談的是『貧富差距』。

StartSSL.com Web SSL 憑證代購

StartSSL.com 有提供我們這些 已作過 Personal Identity Validation 的人 去幫別人購買憑證的方案 ,如果有需要我可以協助購買。收費分五個等級,並有三個但書:

閱讀更多…

Ho600’s SSL Certification

雖然 StartSSL.com 有免費一年的憑證( Class 1 )可以申請,但如果是商業運作的網站,它們是會拒絕你的申請,所以我的 Ho600.com 就被拒絕申請免費的 Class 1 憑證。不過,沒關係,人家開公司總要賺錢的嘛~ 況且他們的憑證服務真的很方便,也很便宜,所以我沒什麼好抱怨,甚至我很欣賞它們,因為它們提供的服務是以加解密技術為基礎向上發展的,或許之後我還會跟它們買硬體憑證以研發電子公文系統,或是幫它們代銷 SSL 憑證。那這樣本文就算廣告文,事實上也是,請詳見本文末 。

閱讀更多…

人生必須不停地改變 - 新部落格開站宣言



改變的好叫『祖上積德』,改變的差叫『政府無能』。困難的是人們往往不知道是什麼時候變及變什麼,但如果只會講:『Yes, We Can Change』,而不知道要變什麼、怎麼變,那就只是喊喊口號而已。
格主因為人生進入另一個階段,所以把 個人網站 從 Python 生成的動態網頁系統改成 Sphinx 生成的靜態網頁系統。在試用一段時間之後,也打算把其他個人相關的網站及部落格一併轉成 Sphinx-based 的架構。使用同一種工具當然可降低維護成本。但為什麼是挑 Sphinx 呢?

2012年10月9日 星期二

2012年美職季後賽我挺“金鶯”

賠率 12 倍的金鶯美職冠軍簽單
在經歷一場傷心的三鐵賽事後,金鶯傳來擊敗遊騎兵的消息稍稍緩解我心中失望。為此只能冀望金鶯能幫我解開心鎖。

支持金鶯沒什麼別的理由,就只是因為陳偉殷在其陣中。自從 2008 雅典奧運看到陳投球後,就一直認為他將來必“大有可為”。而這支持當然不是講講而已,除了買 CHEN 球衣外,季後賽買金鶯冠軍也是個方法。

但在下注前,不曉得運動彩券有直接買冠軍的賭法,我還設計了一個連續下注的規則,每遇到 CHEN 先發時,就加碼下注 X 元,而 CHEN 沒先發的比賽則是以先前彩金總數的一半下注,當遇到金鶯在季後賽的最後一場比賽時,把之前要下注在後續 CHEN 先發的賭金全下。在這樣的賭法下,只要金鶯沒拿到總冠軍,那賭金就是全蝕,如果有拿到,則平均最低賠率為 0.5 倍,最高是 470 倍(連勝 11 場),前述算法皆不含中獎稅及單場賠率皆為 2 。

老婆允許我花在這個遊戲上的金額為 1000 元,以 CHEN 最多先發 8 場來看,這 X 應為 125 元,但 8 場先發機率是很低的,所以我就以 5 場來看, X 應為 200 元,不過再調整為 300, 300, 200, 100, 100 來讓獲利更大一點。

到彩券行下注時,我就後悔這樣的下注規則了,因為運彩會等到前場比賽結束後再過幾小時才會更新下場賠率並開賣,如果我每場都買的話,不知道要花掉多少時間。還好它也有買總冠軍的賭法,這就省事多了。一次壓 1000 ,有中的話就是換 9600 元( 2400 元為稅金)回來,沒有的話就是給北富銀了。

2012年10月1日 星期一

What !!!??? Page Rank 5

引自 http://www.prchecker.info/check_page_rank.php 

今天在幫客戶他的網址 PR 時,順便查了自己的,結果“莫明其妙”地發現本 Blog 的 PR 值高達 5 。這個是什麼意思呢? 就是 Google 認定本站的被連結關係程度高於綠角MMDaysMR JAMIEMr.6JservPython 星球Linux 星球,與 xdite清大彭明輝的網站是同一個等級。

我想這有幾個原因:

  1. Google 算錯了。
  2. PR值就算海浪一樣,潮起潮落,今天剛好輪到我是最高值,而其他人是最低值。
  3. PR值已經“不重要”了。
因為我怎麼也想不通,平均一天來站訪客不超過 150 人次的網站, PR 值可以有 5 。不過,這還是給我有搖尾巴的機會。

今天是 2012-10-01 ,就讓我小小虛榮一下吧!

2012年9月19日 星期三

My whole new personal site

It's a big step to me again, so i update a new website for my personal information.

It is "http://www.hoamon.info/".  Yes, the domain name is not changed, except the content.  The new one is hosting on the Google App Engine with python-sphinx.  The ambition of my new site you can notice is converting one kind information to ten languages.  This is one of my new goals to touch different culture with native interface.



P.S. If you really like the old one, please go to "http://old.hoamon.info/".

2012年9月18日 星期二

南投農田水利會土城工作站(農田水利設施暨龍泉圳記念碑)





因為意外的空閒,在回家路程中繞到草屯土城一賭「龍泉圳教育文化園區」。我是土木系的學生當然對水利設施構造物有興趣,而龍泉圳歷史的部份就請自行到下面網站了解。
  1. 龍泉圳簡介
  2. 【誰的百年?】影像展-龍泉圳記念碑
  3. 草屯鎮志(第642頁,第四章龍泉圳開發補述)
這個園區是去年(2011)暑假協辦農村再生工程講習會時,前台東農田水利會組長劉志賢講師提到的。

該園區將常見或重要的水利設施以小比例模型呈現,有各式渠道、沉砂池、渡槽、分水工、倒虹吸工等,水門則是實物,而石筍則是歷史用具了(我想應該是吧? 因為現在都用挖土機作導水路了,沒人還這麼辛苦用石筍了吧!)

我也有把解說牌拍下來,各位在看各項設施時,可前後對照。

農田水利會是一個很特別的組織,我個人認為它在過去就是一個充分表現團隊合作(政治)的自治團體。人類社會從漁獵進入農耕社會,第一件事要解決的是「水」怎麼分! 因為陽光、空氣不用費心,大家自然分得到,而「分水」這件事在人口密度高的地方益顯重要,它也不是有錢的人自己悶著頭找人自幹就夠了,一條水路從溪流引水、沉砂、入灌溉渠道、進自己的田、出排水渠道等所經過的地不可能都是同一個人的,而且 10 塊農田也沒必要有 10 條灌溉渠道、 10 條排水渠道,它又不是電信線路,不需專線專用。灌溉系統從沉砂池後進入大給水道,再分到中給水道,後進入小給水道,最後進入農田,而兩塊農田可以是共用大給、中給、小給,只在最後是高地農田先進水,再吐水給低處農田進水。這裡是臺中農田水利會的 「灌溉排水系統區分與管理組織體系」介紹。

因為大家要合作才能有省錢、有效益地讓自己的農田吃到水,這樣一起出錢出力統籌一個組織是自然而然會發生的事。所以一直以來在大部份的時間上(如果有讀歷史的話,有段時間是官派或私營的),各地水利會會長都是管理範圍內的農民投票選出來的(雖然常常看得到某政黨的色彩,但那又是旁話了)。

在農田水利入口網的農田水利事業中可看到一句話: “農田灌溉關係民生甚重、農地甚廣,我國為以稻米生產為主要作物的最成功國家之一,經過長期的發展,不僅現有之營運組織頗具規模,現有之灌溉工程設施亦頗為完善,因此就灌溉技術、用水調配及營運管理組織是世界上少數最成功的國家。為了有效調配運用灌溉水資源,臺灣地區設有十七個農田水利會,除調配用水外並負責維護其轄內之灌溉設施,以維持農田灌溉用水之供應及排除多餘之水量。目前農田水利會重要設施包括導水路、幹線、支線、分線、中小給水路、隧道及排水路,攔水壩、水門、渡槽、渠首工、水橋、跌水工、暗渠及量水設備等,分由各地農田水利會管理營運中。“這段話告訴我們要稻米種得好,就得有良善的農田灌溉系統,沒有灌溉系統,就沒有高品質的水稻。

但國人需要高品質的稻米嗎?我今日早餐是葡萄吐司,中餐是水餃、餛飩麵,晚餐吃了一碗飯及一包維力炸醬麵,這樣的米麥比例應該跟很多人一樣,既然大家都不吃飯,反過來說,灌溉系統壞了也沒關係吧!甚至,把總用水量從農業用水撥走又如何呢?

看看同一份頁面下的第三段「水資源的開發利用」,說明了農業用水一年吃掉 154 億立方,生活用水有 24 億,而工業用水最吃虧,只吃了 17 億立方,農業吃水近工業 10 倍之多,而近年來,GDP 中農業產值輸工業產值 30 倍以上,這看起來,農業應該是扶不起的阿斗,那還給它們那麼多水幹麼,又沒賺多少錢。

我不想講我的答案,但我說說幾件事實供各位參考:
  1. 農業用水進了農田後還會滲漏至地下水,這也是雲林人鑽井還能抽到水的原因; 而工業用水用完後排出的,沒幾個人有種喝下去,如果不肖廠商沒處理就把它打進地下水層中,那更是後患無窮。
  2. 農業是上游產業本來附加價值就遠低於工業,而且農產品多是生活必需品,工業產品往往不是,農產品價格高不利選舉,而農夫用老農年金打發即可。
  3. 降低自有稻米產量,拉高麥類(或其他農產品)進口量,有助於工業產品的出口(WTO的平等互惠原則)。
  4. 政府忽視工廠廣設於農田之間,有助良田變成廢地,畢竟工業廢水很容易缺染農田使其失去耕作價值,而農業廢水對工廠沒什麼殺傷力。此法可間接降低農業用水需求量,提高工業用水,反應在工業產值上,更是可倍於農損產值,兩者合併計算, GDP 只有升高不會降低。
  5. 被汙染的農產品不會只有我一人食用,有問題會有人陪。
如果說農田水利會是自治團體,那它們營利模式是什麼?(待續)

「黑天鵝效應」讀書心得

簡短摘錄書籍內容

書籍內容分成四部。
  • 第一部從知識論角度來說明人類思想的盲點。
  • 第二部舉證了「預測」本身的荒繆。
  • 第三部針對有數學、科學背景的讀者所準備,提供區分真正的不確定性方法。
  • 第四部簡短分享作者個人面對黑天鵝事件的態度。
閱讀更多

轉移至 Nginx

2012 三月全世界的網頁伺服器市佔率圖 from netcraft.com 

上圖可以看出歷久彌新的 Apache 持續雄距首位,有超過 15 年的時間,沒"器"可挑戰它的地位。直至 Nginx 的出現,或許它現在只有 10% ,但從各方評價看來,它絕對是 Apache 有史以來最強大的對手。短短 5 年,它已經爬上第 3 名的位子,從趨勢線上看來,要超越 IIS 也是有很大的機會。

閱讀更多

AWS 初試

因綠際會讓我有機會去研究 Amazon Web Service 。那是個與 GAE 功能相同,但操作模式不盡相同的雲端服務。

閱讀更多

Tomcat6 + JSP + JNDI + Oracle 設定

朋友公司最近想要接個案子:『在 AWS 上面架一個 JSP 網站,而且指定資料庫須用 Oracle DB 』。

用 Oracle DB 不是難事,拿信用卡註冊進去就有了,跑一個小時最低收你 0.17 美金(約臺幣 6 元),很多人都付得起。麻煩的是朋友及我都不是熟 JAVA 及 Oracle 的人。因為我們愛用 Open Source (奇怪 JAVA 明明就是 Open Source 呀! 怎麼我直覺不是呢???)。

為此,我找了高中同學 K ,他可是名門正派(資工背景)出身,從 C , Delphi , VisualBasic , JAVA , .Net 一路走來的程式設計師。而且他幫客戶開發時,多半是採用 Oracle 或是 SQL Server 的資料庫。於是一拍即合。

那我要幹麼呢? 也不是作個牽溝仔怎麼簡單的工作就結束了。 K 只熟 Windows ,而那個 AWS EC2 是要跑 Linux 的。所以我的工作就是搞定 Linux 上的 Http 伺服器( Apache or Nginx )、 AP 伺服器( Tomcat6 ) 及 JNDI Container (其實,我一直想不懂這 JAVA 或物件導向的術語)。

在 AWS 上租用 Oracle DB 是即用即付的,所以我想要在本機先測試 Tomcat6, JNDI 設定成功後再送上去。

我的作法是在本機的 VirtualBox Windows 上裝一個 Oracle 11g express (因 Oracle 沒出 Ubuntu 版),再作一個 1521 port 的 forward ,下載 sqlplus, basic 套件,測試連線正常:

$ sqlplus test/test@//localhost/XE

第一個 test 表帳號,第二個表密碼,最後面的 XE 表資料庫實例的名稱,預設是 XE 。能看到 SQL> 提示就表示可連線 Oracle 11g 了。

安裝 Tomcat6 非常簡單,在 Ubuntu 中打上 apt-get install tomcat6 就夠了。接下來去抓 Oracle 的 jdbc driver: ojdbc6.jar ,置入 /usr/share/java 目錄。然後修改 tomcat6 設定檔:

# /etc/tomcat6/catalina.properties
common.loader=${catalina.base}/lib,${catalina.base}/lib/*.jar,${catalina.home}/lib,${catalina.home}/lib/*.jar,/var/lib/tomcat6/common/classes,/var/lib/tomcat6/common/*.jar,/usr/share/java/*.jar

# /etc/tomcat6/content.xml

<Context>
    <WatchedResource>WEB-INF/web.xml</WatchedResource>
    <Resource name="jdbc/OracleDB" auth="Container"
    type="javax.sql.DataSource" driverClassName="oracle.jdbc.OracleDriver"
    url="jdbc:oracle:thin:@localhost:1521:XE"
    username="test" password="test" maxActive="20" maxIdle="10"
maxWait="-1"/>
</Context>

# /var/lib/tomcat6/webapps/MyApps/WEB-INF/web.xml

<?xml version="1.0" encoding="ISO-8859-1"?>
<!DOCTYPE web-app PUBLIC "-//Sun Microsystems, Inc.//DTD Web Application 2.3//EN" "http://java.sun.com/dtd/web-app_2_3.dtd">
<web-app>
    <display-name>My Web Application</display-name>
    <description>
        A application for test.
    </description>
    <resource-ref>
        <description>Oracle Datasource example</description>
        <res-ref-name>jdbc/OracleDB</res-ref-name>
        <res-type>javax.sql.DataSource</res-type>
        <res-auth>Container</res-auth>
    </resource-ref>
</web-app>

然後在 /var/lib/tomcat6/webapps/MyApps/ 放入一個 test_oracle.jsp 程式:


<%@ page import="java.sql.*" %>
<%@ page import="javax.sql.*" %>
<%@ page import="javax.naming.*" %>
<%@ page language="java" contentType="text/html;charset=UTF8" %>
<%
Connection con = null;
Context initContext = new InitialContext();
Context envContext  = (Context)initContext.lookup("java:/comp/env");
DataSource ds = (DataSource)envContext.lookup("jdbc/OracleDB");
try {
    con = ds.getConnection();
    if(!con.isClosed()){
        out.println("與 Oracle db 有連線!!\n<br/>");
    }
    con.close();
} catch (SQLException sqle) {
    out.println("sqle = "+sqle);
} finally {
    con = null;
}
%>

最後到瀏覽器去觀看 http://localhost:8080/MyApps/test_oracle.jsp 網頁,有看到『與 Oracle db 有連線!! 』那就成功了。


StartSSL Extended Validation Certificate has sec_error_unknown_issuer error with Firefox


A few days ago, i bought a Extended Validation Certificate from www.startssl.com for my client( in strictly speaking, cooperate with someone's help ).


The price of two years EV certificate is more cheaper than other competitors's in Taiwan.  StartSSL EV quotes USD$199( closing to TWD 6,000 ), and the same level competitors in Taiwan quote TWD 55,000 ~ 90,000.  Yes, you did not lost, the ten times expensiveness.

But it costs something else, because the www.startssl.com is a Israel company, we must verify the personal and  company authorization with law notarization first.  This law jobs spend our half month.  Anyway, we done, and obtain a real green bar certificate now.

After i install and configure certificate in Nginx Server, Chrome and IE can pop up rightly, but Firefox alerts a "sec_error_unknown_issuer" message to me.

The solution is catching "sub.class4.server.ca.pem"( Exclusive only for Extended Validation Cert ) and "ca.pem" into your_example_domain.crt file, and the order must be "your_domain_crt", "sub.class4.server.ca.pem" and "ca.pem".  You can find the two files in the www.startssl.com/certs/.

Below is my Nginx conf:

listen                  443;
ssl                     on;
ssl_certificate         /etc/ssl/your_example_domain.crt;
ssl_certificate_key     /etc/ssl/your_example_domain.key;

This solution wasted me about one hour, because i did not known the sub.classX.server.ca.pem is different to free-class and Extended Validation Cert.  Free-class cert uses class1 and EV cert uses class4.

Finally, i got a green internet address bar.  So happy~

Python: 淺談 lambda 函式

lambda是用來定義一個小小函式用的,與一般使用的 def 有些許不同, Lisp 語言也有這個功能。因為這個 lambda 函式,讓 Python 語言可以更靈活地使用。

閱讀更多…

「政治文」:政府如何因應房地產價格急速上漲問題

前言

本文是篇欠債文,拖了很久才寫出來的。不過也是整理過去我幾篇 blog 文章而來(「政治文」:政府真的在打壓房市嗎?「或許是政治文」:今天是 2009 年 12 月 3 日,請給我 25 元的國泰金我們該痛恨投資客嗎?房價很高嗎??? 年輕人要感謝投資客炒作房產!)。

不過,除非我的學術路線改走這邊,或是從政。要不然,我應該不會再寫房地產相關的文章了,因為一個人的一生買不了幾次房子,沒有那麼多的道理可以寫。

問題現況

購屋痛苦指數持續上揚,一般民眾購屋門檻愈來愈高。營建署所公布的平均房價數據緩步上漲,而主計處統計的平均雙薪夫妻年薪卻沒有跟著上漲,造成平均房價除以平均年薪,也就是房價所得比愈來愈高。一般民眾購買房屋後,清償房貸的年限愈來愈長。臺北整體房屋的平均數據從 2009 年第二季的 8.89 到第四季為 9.06,再到 2010 年的第二季是 10.87 ,2010 年的第三季則是 11.11 (來源: http://etp.cpami.gov.tw/Net/priceIndex/price-5.aspx ),一年以來持續上漲。下圖是臺北市的歷年房價所得比情形,可以看到首善之都的平均房價所得比已經達 14.3 年如此長的年限,這反應出都會地區的新屋漲幅遠高於台灣的平均值,也造成民眾在施政滿意度上,對房地產價格高揚問題產生極大的負面情緒,政府該如何因應此一問題?



現況分析

房地產價格漲漲跌跌,從林英彥教授所著之「評課徵土地交易所得稅問題」一文(引自「土地的迷思」一書)中,提到 1991 年時,為抑制房地產價格,而有修正土地增值稅之建議,作者認為只要將土地增值稅的課稅基準,由現行的公告地價改為實際交易價格即可,不須動用交易所得稅(資本利得稅)的工具,在法令修改上比較簡單,而在功用上有相同效果。從該文看來,可得知房地產價格高漲問題,絕非獨立存在於現今社會,在二十年前的台灣面臨相同問題。

房地產兼具投資與消費兩種目的,若屋主以自住運用,則為消費財,若屋主購入後等待時機賣出,則為投資財,兩者並不互斥,也可購入自住後,在發現房屋價格上漲且有超額獲利時,賣出換取資金。或是在投資後,遲遲無法賣出而轉為自住。

以購屋者角度視之,若其為消費者,則希望價格愈來愈低,並在購入後,價格反轉; 若其為投資者,則希望價格愈來愈高,並在賣出後,價格反轉以獲取最大報酬。而目前,台灣房地產正進入價格愈來愈高的階段,原因可能是台幣逐漸升值、景氣開始好轉。在這種上升循環階段下,消費者當然會反映出他們的不悅及無法接受購屋門檻如此之高。於是,輿論開始要求政府要管制房地產價格,不能讓一般民眾買不起房屋,這民怨在大台北地區尤其炙熱。

然而,為什麼投資者與消費者同屬中華民國公民,政府卻必須順應消費者意見,來打擊投資者呢?

首先,房屋乃屬於民生必需品的一部份,民生物價必須穩定,不是不能上漲,而是要溫和上漲,或是溫和下跌,如此經濟才能穩定。所以,當房價飆漲太快,則政府必須提出措施延緩其速度,必防通貨膨脹發生。第二,當過去經濟不景氣時,為刺激經濟景氣與活絡房地市場,政府選擇土增稅減半的政策,此一政策乃對投資者有利,但對消費者不利,於是現在環境反轉,消費者有權提出增加土增稅此一訴求。

施政目標

政府的施政目標就房地產而言:

  • 第一目標是穩定房價,房價上漲速度及下跌速度須小於一定值。

  • 第二目標應保證公民在其一生之中可負擔得起必需空間大小之房產,且平均購屋年齡該屆於 40 歲到 60 歲之間,但政府不須作到任何公民在任何年齡以及任何時間點皆可購入房產的保證。

  • 第三目標則是符合租稅公平原則,當房產買賣有利潤時,應照比例納稅。

解決策略

就第一目標論之,該如何判斷何謂速度過快,房價的漲跌可能與新台幣的升貶值及物價波動有關,如果只單看價格本身,則會與民眾實質生活水準脫鈎,應考量平均薪資水準,所以所謂的速度過快,就應該是從房價所得比的增減幅得知。政府應明確定出一評價公式,當房價所得比增幅過快,則提高土增稅率,當房價所得比減幅過快,則降低土增稅率。又若房價所得比長期停留在高檔,一樣以提高土增稅率因應,反之亦然。使用此種策略,乃有前例可尋,民國九十一年一月十七日,立法院為刺激經濟景氣與活絡房地市場,通過土增稅率減半法令,所以當然可以針對房地產市場作反向降溫措施。

而目前也有人認為課徵土地交易所得稅也就是資本利得稅,可以穩定逐漸高漲的房價。此措施或許對抑制房價有效,然則在房價行情逆轉時,政府是否為穩定房價,必須將此一措施解禁。又或者,我國目前並無土地交易所得稅,理論上目前是對投資者有利的,所以房價不應該出現低檔,然而因為 921 , SARS 等事件發生,還是讓房市進入低檔階段。以課徵交易所得稅來對付高房價,理由並不充分,課徵交易所得稅應從賦稅公平角度視之。

第二目標方面,房地產價格其實來來去去,現有的高房價不意謂永遠都是高房價,它乃隨著景氣循環、游資程度…波動,若說政府得保障消費者在高房價時代亦能購置房產,實乃緣木求魚,一方面代表政府在平均薪資上勢必有所作為,使得消費者負擔得起房貸,二來在高房價時代,讓這些有能力的消費者變多並進場購置,不是更增房地產泡沫化的機率嗎?

消費者往往認為在高房價環境,政府也可提出房地產價格透明化,來避免泡沫化。此一措施有無功效,我們可以從證券市場環境類推,我國的集中市場及櫃買市場,皆有公開證券交易價格,然則此一價格資訊,對投資者而言,有達到避免泡沫化之功能嗎? 沒有,民國 78 年,國壽以 EPS 5 元的獲利能力,可以飆漲到 1975 元。近年來,多檔上市掛牌的 TDR 有因為公開成交價格,就少了人為哄抬嗎? 沒有。另外就房產公開拍賣上,成交價公開資訊有避免買家買到價格過高的房產嗎? 沒有,因為財團反而利用這些公開資訊哄抬價格,讓消費者接受其所訂出的售價。所以提出房產透明化政策有助於壓低或減緩房價嗎? 我存疑。

政府在第二目標上,應該努力教育消費者,不該在無法負擔房貸時,因為逐漸高漲的房價而被迫從事投資的行為,更不該在此時提供青年住宅貸款的利息補貼,間接鼓勵消費者在高房價時代消費,尤其是現今處於升息階段,目前的時間點年輕人因為此一補貼措施申請房貸,而在未來逐漸升息後,這些年輕人只能被迫犧牲原有生活水準,又或者房產被銀行接收,落得銀拍、法拍下場。

並教育消費者,在高房價時代,應厚植自身的人力資本,努力賺取薪資以待低房價時代的來臨。此教育方法也有助於房價平穩,因為這誘使原本會在高房價時代的買家轉變成在低房價時候的買家。

當政府保證公民屆於 40 歲到 60 歲之間可負擔得起必需空間大小之房產,除了讓房價依時間而平穩外,也應依區域而平穩。現況下,台北公民的怨氣就比台中、台南、高雄來得大,然而政府應平等對待轄下各公民的。為解決台北市的民怨,最好的方法不是增加房產的供應,而是減少房產的需求,讓台北公民逐漸遷出台北,往新北市、台中市、台南市、高雄市等區域居住。從過去的洛杉磯、墨西哥市解決交通問題的模式上,可以發現處理塞車問題,若以增加道路面積及公有交通措施等供給手段下手,只是減少短痛來換取長痛。因為當城市的生活機能水準變高,只會吸引外區域的民眾移入,久了又再次面臨一樣的塞車問題。

區域房價過高,一樣是生活機能水準不均所造成的。台北市因中央政府資源分配及獨立稅收豐厚下,造成生活機能遠高於其他縣市,間接吸引企業、勞工、一般民眾遷入,住房需求也就遠高於其他區域。需求增加,房價怎麼會不漲呢! 所以平均區域資源,是我認為解決台北市房價所得比過高的長期策略。而方法可先從公務人員辦公地點下手。目前中央機關所屬部會多位於台北市,然以地理位置而言,南投中興新村才是在正中心呀! 讓公務人員從台北移出,進入中部地區,這就有助於平衡區域資源,而機關所在地點移動,勢必會造成其他業務與機關相關的企業移動,這作法與當初民進黨執政主導的南遷計畫有些類似,但阻力會比較少,因為遷的地點比高雄近,而且現在高鐵已常態通車,又適逢政府目前正在推行組織再造,所以未來若成立新組織,公務員本來就會有所調動,剛好搭上順風車。

除組織再造外,在政府機關當中,有一個機關不須組織再造就非常適合遷到中興新村的,它就是「立法院」。院內的立委其實是來自全國各地,所聘任的助理亦同,他們遷到中興新村的成本是最低的。

針對第三目標而言,現有的土地增值稅課徵方式最為人垢病的就是公告現值不等同土地實際轉移價格,造成獲取價差者並不照比例納稅,缺乏賦稅公平。理論上,為弭平此類爭議,應由立法院修法恢復土地交易所得稅,但此管道爭議太大。或可參考林英彥教授所提之「公告現值改以土地實際轉移價格」計算,應用在私人土地移轉及公有地拍賣上,如此只要在平均地權條例作小幅度修法即可。

結論

就房價問題上,政府應公平對待投資者與消費者,也因房地產本身性質,一般民眾的消費者身份與投資者身份是可以互換的,若要求政府傾向消費者,則待消費者想要高價賣出房產,身份轉換為投資者時,又該如何要求政府。公平對待兩者才符合民眾的最大利益。

在執行措施上,政府有「提出土增稅增減的評價公式」、「在高房價時期取消青年房貸利息補貼」、「教育消費者」、「平衡區域發展」及「改以轉移價格取代公告現值」等方案。各方案的可行性及時效性,分別是馬上作「教育消費者」。未來停辦「在高房價時期取消青年房貸利息補貼」方案,因為既然現已成行,則只能等待其落日。而「提出土增稅增減的評價公式」、「改以轉移價格取代公告現值或加徵交易所得稅」兩方案就必須由主管機關提出修正草案供立法院諸公們決議,這部份還有的吵呢。另外在「平衡區域發展」上則是文官體系內長遠的規劃,可能要長達一、二十年才能成型,現在應該看不到成果。

所以在目前高房價時代,政府能作的措施有限,還是消費者自己得有明確的體認才是。

房價很高嗎??? 年輕人要感謝投資客炒作房產!

Snap from Wall Street: Money Never Sleep

上小學時,電視非常流行古裝劇,裡面往往有種角色:員外,他通常會經營布莊、中藥、鹽批發等生意。而他會有很多的奴才在店裡幫忙。我當時,覺得「有錢」真好,這樣就可以去買一些奴才回來,再要求他們為我賺錢,然後賺了錢後,再去買更多的奴才回來賺更多的錢。如果員外心地好一點,不要剝削奴才,他可以每個月發 5 兩白銀的薪水,然後只要求奴才賺 6 兩回來,這樣作生意很簡單呀!

可是那時的這種想法,一直覺得有問題才是。因為這樣是真理的話,只要有點錢的人,去買了奴才回來,他就會變得愈有錢,所以賺錢應該不難才是呀! 可是,我聽大人們或是老師的談話,總覺我得很努力,以後才賺得到錢,他們都說:「賺錢沒那麼簡單」。

長大後,我才了解「風險」及「管理技術」是賺錢的影響因素。並不是蛋一斤進價 18 元,銷價 25 元,就可以賺 7 元的,這其中有管理成本、供需、景氣等問題,所以拿錢去賺錢是有風險的,不是每次一定賺。

所以每次聽到有人說:「投資客炒作房地產,一般民眾苦不堪言。」我就覺得他們只有小學程度。

有錢的人作什麼事都賺錢的話,那國泰人壽、富邦人壽、新光人壽的錢那麼多,它們去投資房地產不是賺更多嗎? 結果從次貸風暴後,也只有富邦金的股價比之前高,國泰金差不多腰斬,而新光金更爛,還在面額左右,大概只有風暴前的四分之一。

這三家壽險公司的錢還不算多,我們來看看一個更大經濟體的數據: NIKKEI 225 指數,因為當時還沒有 REIT 指數,所以拿了與房地產相關的日經 225 來看也差不多。



它三萬點的時候,當時到處充滿了日本第一的氣氛,不管是在物質上,連管理觀念也是,大家都視日本為導師,還有一本小說 rising sun 是以那個時代作背景寫的。結果, 20 年過去了,日本房地產現在很了不起嗎! 而 20 年通常不過是一般人的三分之一到四分之一的歲月而已。

人的一生,通常也只會買一次房子,你希望是在股市三萬點時買,還是一萬點買,要你等二十年(不是存錢存二十年喔!),你願意嗎? 我很願意。股市、房地產指數來來去去,為什麼一定要在行情好的時候進場呢?

更何況,房地產根本不是好的投資商品。以抗通膨及增值角度言之,股票、債券才是更好的投資標的。

但以整個人生來說,房地產、股票、債券這些金融資本也並不是全部,還有時間資本、人力(知識)資本及健康資本這些要考量。

對一般人而言,年輕時,健康資本比較多,但有極限值,而金融(物質)資本比較少; 在年老時,則相反。人力資本則是初期少,而後慢慢增加,到了一定年限後,又大幅下降。只有時間資本不變,永遠是一天 24 小時。以資本來定義人的擁有物,乃在於我要將之代換成單一度量單位:「錢」。


  • 金融資本: 貴金屬、股票、債券、不動產…等。

  • 人力資本: 每單位時間可換取的金錢數。

  • 健康資本: 一般是放在人力資本內,不過,我喜歡把人力資本視為知識相關,所以把健康資本額外提出,方便我說明。

  • 時間資本: 時間刻度。你的一小時絕對等於我的一小時,也等於其他人的一小時。


也就是說你所賺取的薪資是: 人力資本 * 健康資本(最高為 100%) * 時間資本 。

好的工作策略是保持健康,壓低時間資本,提高人力資本來獲取薪資最大化,而不是用提高時間資本來換。

這四項資本中,只有人力資本、金融資本會隨著外在環境因素改變,像是房地產、股市價格、消費水準等,簡單講景氣好時,知識能力不變,但你的人力資本及金融資本多會上漲,但對年輕人而言,從人力資本的差價收益將高於金融資本。所以,還沒買房子的年輕人,應該對於近期的房地產、股市大漲感到高興,因為這會帶動你的人力資本上漲,如果你還沒感覺到,可能有兩種因素: 產業的遞延效應及人力資本不足(或是說知識能力不顯著)。

對一般人而言,最佳劇本是年輕時,努力提升自己的知識能力,在處於景氣上昇的階段,人力資本可以大幅上升。等到 40 ~ 60 歲時,房地產價格下跌,開始準備購買房地產,最後在退休階段,景氣依舊處於下降階段,雖然這時所擁有的金融資本也會下跌,但應付生活的退休年金卻是不變的,反而物價下跌是個幫助,更何況自己的時間也不多了,最好是人死的時候,剛好也把金融資本花光光。

所以,投資客對年輕人的貢獻比較大,當他們在炒作房價、股價時,你的人力資本上升快速。切記,此時有多餘的錢,也是拿去買股票、債券,而不要買房地產。等到房價泡沫化,最後一個投資客開始認賠殺出後,就會像 NIKKEI 225 一樣,再等個十幾二十年後,就可以買到非常便宜的房子了。

以上是非財經本科的我,所作的財經建議。接下來,我提一些營建本科的建議:「應該要在買家市場時,購買房地產,而非在房價漲翻天的時間點,購買房地產。」

因為房價漲翻天時,建商搶建、材料高貴、工人難找,而工人的施工品質仍舊一模一樣,還可能更爛,因為他們錢容易賺後,也容易拿蹺了,這時候蓋出來的房子,往往沒有品質,因為要趕著交屋,建商可以拿到現金,再去蓋新的房子,所以監造也就隨隨便便了。

之前股市上萬點、國壽一千多元時,就有建商是用現金找工人的,當時到處都缺工,所以他的作法是工人當天施工當天領現金,而這個方法,讓他的工地不缺工可以快速完工,快速推案。據說,他的工地當時可以七天一個樓層,這有學過混疑土材料學的同學,應該都知道作這樣對不對!!!

最後我想說的是:「房子是用來住的,買到高品質、低價格的房屋才是王道。」

= 補記 =

早上的埔里好冷,讓我打字十分痛苦,文章也就寫得零零落落。現在剛洗完澡,通體舒暢,十指靈活,所以把我上面的文章作個重點整理。

一、投資客花錢買房產並不是必定賺錢的,所以一般民眾心中如果存在「他們炒房=>賺了大錢=>帶動物價=>一般人買/住不起房子=>生活不好過」這種邏輯,它是不成立的。如果投資客賠錢,那相對的,買下他們房屋的新屋主是十分高興的,這一點從次貸風暴過後,美國一堆低價法拍屋熱賣情況可見一斑。投資客的熱錢能助漲,也會助跌。

二、投資客買房子,通常不會是自住的,畢竟台灣也就二千三百萬個屁股要坐椅子,蓋了五千萬棟房子出來,並不會就多了二千七百萬個屁股,所以,建商在高價搶建房子後,它們勢必會挪出老房子的空間,給別的屁股坐,這對租屋市場而言,是有拉低租金的效應,對普羅百姓而言,算是件好事(P.S. 因為我喜歡高物價,所以我不喜歡看到東西太便宜,為什麼我喜歡高物價,這理由要從驚豔芬蘭講起,我到時再寫篇文章說說)

三、物價拉高的效應,對年輕人的幫助比較大,因為年輕人的薪資會跟著上漲,所以一個不打算買房子的年輕人,他的薪資會變多,房屋租金變得更便宜,等到老一點的時候,又能撿便宜的法拍屋,我實在不覺得他們該抱怨。

四、只有在買方市場下所蓋的房子,可以談品質。在賣方市場下所蓋的房子,要談品質可以,你絕對會多花不成比例的金錢才談得了。這道理,就像 iphone 4 一樣,當大家瘋狂都要 iphone 4 時,它再有問題, apple 也無所謂,因為好手機有人要,但爛手機也賣得出去, apple 何必把 iphone 4 作得更好,最好是賣了一批不良的 iphone 4 後,再來多賣一支 iphone 5 ,扒你兩層皮。

五、房子買了,不會只漲不跌的。二十年前,台中市精華地段在火車站附近,那時那裡還有遠東百貨哩。而現在呢! 七~十期附近更棒,連市政府自己都遷到那邊去了。可笑的是二十年前,西屯區、南屯區到處都是農田,二十年前會在那里投資置產的,大概都是笨蛋,除非是農夫,才會想住在那裡。我阿公就是不愛種田,覺得讀書比較高尚,所以把我們家從何厝搬到戰車部隊這邊,結果呢! 造成我現在只能用功讀書,努力工作,否則阿公乖乖種田,我爸就會是個田溝仔了。如果你在二十年前,花很大的一筆錢買下台中市區附近的房子,光跌的價錢,你就會後悔為什麼不是租房子就好了,而且二十年後,你還可以想搬那就搬那,不會有棟房子拖累。

六、我認為房地產要有必勝的致富之道,只有官商"合作"開發才有機會,除此之外,尚有法拍這條路,而其他會賺到錢都是靠運氣的,在投資角度上,房地產比股票、債券還不如(P.S. 但在避稅效果上,就不一定了)。

七、人多的地方不要去,這是我人生抉擇的最大原則。所以,對我而言,台北不是個好地方。

2012年9月8日 星期六

2012 NFL kickoff

去年(2011)大概也就只看了 kickoff 及 super bowl 兩場,可謂"有始有終"。

今天早上起床,無意間看了 2012 開幕賽重播 Dallas Cowboys v.s. NY Giants ,結果 Dallas 以 24:17 在客場打敗去年的超級盃冠軍。

能打敗來自紐約的隊伍,我都支持。這感覺就像看到台北兄弟象輸球一樣。


只不過,兩者反對的道理完全相反, NY 的球隊"往往"是愛花錢的大老粗,而只弟象是小氣的店老闆。

P.S. 結果我忘了看陳偉殷投球了,"""害他拿第九敗"。

2012年8月25日 星期六

我人生中的第一場股東會: 101年度利奇機械股東常會(6/28)


國人參與股票投資多半只是為了獲取更多的金錢,對公司經營策略往往只是被動的認同或否定,不會表達自己的主觀意見給管理階層知道。這一點,我也是,但理由是因為「我不在乎這些公司該如何認真經營」,經營得不好,那就下市,就像茂德一樣,我錢全賠光了也沒有意見; 會有意見的是像嘉食化、力霸、東雲、中興銀行、順大裕、博達這些公司,它們都是被經營高層違法亂紀,掏空資產的,這不把他們抓起來,怎麼對得起其他奉公守法的國人!!!

那難道說,我去參加「利奇(1517)股東會」是因為高層違法亂紀,準備去罵人的嗎? 當然不是! 能夠把賺來的錢大部份都配現金給股東的公司絕大部份都是好公司(這是我的主觀認定,不保證),而且我個人對自行車產業情有獨鐘呀! 可能是因為傷我(荷包)最深的是巨大(9921),但如果當時我不用融資買的話,現在資產早翻近 8 倍了,這還不過 15 年的時光而已

會去利奇股東會的理由只有一個:『它離我家(埔里)最近』。開車花不了一個小時,我就到南崗工業區了。那我沒事觀摩人家股東會幹麼? 又沒有意見要講,花這二個小時時間開車來回不嫌浪費嗎?

這就得講講小弟不才的一個夢想:「開一間上櫃(非上市)公司」,而我又本著著工程師精神,喜歡自己動手作,自然而然有機會能觀察觀察上市公司運作情形,當然要把握把握。

這次去就學到一件事: 「法務人員遇到陌生的股東要趕快去跟他哈啦,側擊他是否對公司有所不滿,若有不滿就要先作“準備”」,在開會時,司儀唸議程內容的速度也不要太慢,早點唸完,主席就能快點問股東們有沒有意見,沒有意見就請股東拍手通過(有助股東對公司的信心提升),愈早散會愈好,而且全程必須錄影存證,也要請人民保姆到現場以預防衝突發生。整個會議 9:00 開始,過程平和,不到 9:10 我已經在回家的路上了。

也因為太早結束了,所以回程我有空去一趟南投農田水利會土城工作站,圓一下很久之前的心願。

2012年8月24日 星期五

分享一則博士級的笑話

來源: 網路流傳。

當我認為什麼都懂的時候,學校給了我一張學士證書。

當我認為有些事情還不懂的時候,學校給了我一張碩士證書。

當我發現原來我什麼都不懂的時候,學校給了我一張博士證書。

P.S. 我昨天才發現原來我什麼都不懂。

2012年8月16日 星期四

原來 PowerPoint 有正簡中文互轉的功能

一位好友近日遠渡大陸演講,提到正體中文簡報不曉得大陸人看不看得懂? 當時的結論是:『簡報文字最好作英文的,而口語則視地點修改,這樣一份簡報四處都能用』。當然這個前提是那份簡報是用在學術目的上。

今天無意間發現原來 PowerPoint 本身即有『正簡中文互轉』的功能,於是發此文告知,因為他當下深陷資訊壁壘之中,也不曉得 Gmail 進不進得了,如果他有收看敝版文章的習慣,那或許可以給他參考參考。

「正轉簡」功能在「校閱」頁面上
P.S. 有關 PowerPoint 上講的是「繁轉簡」,而我硬是要說「正轉簡」,原因在於「繁體中文」是沒文化的人講的,有讀過中華文化的都應該會講「正體中文」。

== 後記 ==

剛剛收到好友來信,表示 Gmail 可以進,反而是 FB, yahoo, pchome, blogger ... 不行。

2012年8月1日 星期三

自行車路徑紀錄

整理了幾條自行車路徑,原點都是埔里鎮公所。

單程 20 公里:

五城國小: http://goo.gl/maps/m8Nz

新五界隧道: http://goo.gl/maps/sAI7M

互助國小: http://goo.gl/maps/244a

日月潭水庫壩頂:  http://goo.gl/maps/9p59

福龜的六號高速公路下: http://goo.gl/maps/k19iC

埔霧公路第一個髮夾彎: http://goo.gl/maps/j3L6 ,到武嶺( 54.3 公里): http://goo.gl/maps/Jtpx

繞圈 25 公里:

溪南國小、魚池市區、共和國小、原點: http://goo.gl/maps/H13zV

繞圈 48 公里:

北山國小、北山國中、新興國小、五城國小、溪南國小、南光國小、宏仁國小、原點:  http://goo.gl/maps/cf8fr

繞圈 58 公里:

日月潭水社、孔雀園、共和國小、宏仁國中、原點: http://goo.gl/maps/peS1F





2012年7月24日 星期二

要求不多,生存也可以是很簡單的

標題忘了是在那裡聽到的,不過,十之八九是出於詹宏志口中。

最近,歐債、美國財政問題、氣候變遷、糧食危機好像沒有停下來的打算。滿多人告誡大家要有『過苦日子的打算』(12),而我卻不是這麼想的

在修「期貨與選擇權」課時,老師在最後一節不談學問,而是對修課同學提了一個在未來面試時可能會遇到的問題:『你如何面對誘惑?或是說你如何讓我(老闆)相信你能拒絕誘惑』,在一些同學發表意見後,老師轉頭問我:『你呢?你的答案是什麼?』當時,我笑而不答。

為什麼老師會問這個問題? 因為約在 1 年前(也就是 2008 年中)爆發了次貸危機,而禍首的 CDO 、 CDS ,其中隱藏了諸多人謀不贓的情事,所以老師希望給同學作作倫理教育,希望他們未來工作時,別為了佣金出賣自己,或者是說,能讓雇主們相信他們不會為了佣金出賣企業。

還好當時,只是笑而不答,因為後來老師建議的答案與我心中所想近似,不過,這也是自己說的,沒法子可證明。

心中的答案是這樣子的: 錢不是我的最終目標,錢是拿來花的,錢可以拿來買食物、書、服務等等很多的東西,但是用很多錢去買 100 萬本書又如何?又沒那麼多時間可以看,所以賺來的錢只要夠生活必需以及讀書就夠了,超過的於我如浮雲,而我的終極目標是窮盡物理

這個暑假見了一些老朋友,言談間總會帶到即將畢業,之後要作什麼? 我說會準備一些教材,或許寫成書,然後繼續接接老闆及朋友的程式設計專案以及寫寫自己想要的網站,如果有機會的話就去大學兼課。朋友們都有一份「正常」的工作,對於我拿到博士後,卻只是「在家」作作小事感到有些疑惑。要作這些小事何必唸博士?這個答案我留待往後再說明。

但在家作事拿到的薪水的確就夠我自己一個人生活了(其實我老闆給的薪水是很優渥的,絕對超過各位對一般博士生的待遇認知),何必到就業市場去找更高薪也更花工時的工作,更何況也不見得找得到,除了研究型、學術型的公家工作外,沒多少人真的認為營建管理博士學歷值錢,那也就不想淌這混水了。


所以我是怎麼想的: 只要作到『不重視物質需求』就能從心底相信苦日子就是好日子』。


或許我沒資格跟大家講這些,因為我沒有父母要奉養,膝下也無幼兒,老婆自己有工作,而且總是賺得比我多,但總有一類人是我可以分享這個經驗的,那就是跟我一樣只須養活自己的人。

其實這不只是自己生存簡單,也是多給其他人一條活路走。小時候,沒把碗裡的飯吃完,長輩都會告誡我們,依索比亞的人可是沒飯吃的,你怎麼對得起他們。可長大後,自己是大人了,往往沒注意到所浪費的資源,吃不完扔掉的麵包、未隨手關掉的電燈、水資源,這些在在都是地球珍貴的不可逆資源。現在地球人有 70 億了,而且也比較重視和平,人口大幅減少的機會不大,你多買了一袋美國玉米,就會讓非洲人少買一袋,你能夠用最小資源生存,就有機會讓其他更多的人也同時生存。


大家一起來過好日子吧!

== 後記 ==

有人忘了依索比亞的人是沒飯吃的: http://www.nexttv.com.tw/news/realtime/health/10330934/

2012年7月13日 星期五

本部落格的創用CC授權說明

牛頓也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看世界的。一份研究的產生背後必定有著許多的支持: 理論上的、學習上的及情感上的。  --- 摘自敝人碩士論文中的誌謝。

一樣地,我所寫的網路文章,雖然不是嚴謹的研究,但總會從某些人的想法、書、短文中摘其一段與其他人的理論混合再揉成我自己的,說要是百分百出於自己原創的,可屬滄海一粟。為此,有過客願意拿(複製)我的想法,自是歡迎。

而用有用的規矩,因為我們已經不是窮國了,不需要再當知識海盜,對「著作權」可是有一套法律要遵守的。我希望在合乎著作權法的條件下,為人類的知識作最大化努力,所以本部落格的文章一律使用 CC BY-SA 條款。

BY 指的是「姓名標示」,簡單講就是照學術期刊論文的規矩,怎麼拿到期刊文章,有沒有付錢、付給誰這些都不重要,只要利用人的文章有引用就照實寫出出處(姓名、網址)即可。

SA 指的是「以相同方式分享」,也就是利用人改作自著作權人文章的衍生作品,必須採用和 CC BY-SA 相同或類似的創用CC授權條款。



本部落格的創用 CC 授權只有 BY-SA 兩個,利用人要拿本部落格的文章去重製賣錢,只要遵守了 CC BY-SA 條款,我也是管不著的。完整的創用 CC 授權說明請上教育部網站臺灣創用CC計劃了解。

就 CC BY-SA 條款版本而言,本部落格採雙重授權,也就是 2.5 與 3.0 並存,在法律立場上,利用人不管是只遵守 2.5 或是只遵守 3.0 都行。

CC BY-SA 授權是給不特定的公眾在不須過問我的條件下使用的,而且 CC 授權是一種覆水難收的公眾授權,既然已把某篇文章作了 CC BY-SA 分享,那麼別人照規矩利用後,我就無權要求他不得利用,所以本部落格的舊文章一經 CC BY-SA 宣告後,我不能改成 CC BY-NC-SA 、 CC BY-ND 、 CC BY-NC 或 CC BY-NC-ND ,只可以改成 CC BY ,才不會有授權衝突。但在公眾授權上,我不想使用 CC BY ,因為我希望再利用人能對 CC 有進一步的了解,配合 SA 條款,才有助 CC 的推廣。

如果利用人就是不想遵守 CC BY-SA 條款,如:
  1. 真的只想遵守 BY 條款,不想遵守 SA 條款』,有可能是 CC BY-SA 與利用人所混用之其他著作會發生授權衝突。
  2. BY、 SA 都不想遵守』,如: 衍生著作的創作人希望以獨立創作發表。
  3. 只想遵守 SA 條款,不想遵守 BY 條款』,則不可能發生的,這情況本身即矛盾。
這樣該怎麼辦?

因為我就是原始著作權人,所以有權為作品作其他方式的授權, 1 的情況就是另外跟我拿一張『著作權授權書』(只須出力不用出錢), 2 的情況則是要拿錢跟我換一張『著作權授權書』。

1 情況所使用的著作權授權書如下:

著作權授權書

一、授權內容:

本人何岳峰無償授權利用人《您的名字○○○》( 《學校名稱及學號》或《個人電子信箱》或《身份證字號前6碼》 ),將本人下列授權著作以重製、散布、發行、編輯、改作、公開口述、公開播放、公開上映、公開演出、公開傳輸、公開展示之方式利用本授權著作,以及創作衍生著作。惟利用人需按照本人所指定的標示格式,保留標示。

二、授權著作:

本人投稿或發表於《○○○》之著作:

《標題1》 ( 《網址1》 )
《標題2》 ( 《網址2》 )

本人投稿或發表於《○○一》之著作:

《標題3》 ( 《網址3》 )
《標題4》 ( 《網址4》 )

三、權利金方案:

為無償方式。

四、標示格式:

須有完整網址,另可輔以姓名、標題,且列舉排列順序未限定。

五、著作權

本授權書為非專屬授權,本人仍擁有上述授權著作之著作權。本人聲明並保證上述授權著作為本人所自行創作,有權依本授權書內容進行各項授權,且未侵害任何第三人之智慧財產權。

第一作者: 何岳峰《印》
身份證字號: ○○○○○○****
電子信箱: Hoamon@Hoamon。info
通訊地址: 54599 南投縣埔里鎮埔里郵局第 123 號信箱

六、立書日期

中華民國○○○年○○月○○日

利用人只要把上面的《○○○》換成自己所需要的即可寄電子檔到我的信箱。然後我簽好名蓋好章後就會回傳一個 pdf 檔,內容示意如下:



利用人就可以把它印出來,放置在衍生著作的附錄中,或是好好保管在安全處。

而 2 情況的著作權授權書則是要看案例了,有發生再說吧!  但原則上,要付的錢就是 TWD 600 元的倍數,看文章長短及重要性辦理。

以上是遵守中華民國法律條件下,合理使用我所擁有著作權的方式。如果,有客倌真的不願遵守我國法律,也沒關係,等我有閒有錢時,就會找你上法院了,我是學營建管理的,本來就得了解法律、契約,能讓我練兵也不錯,或是你也可以賭我沒閒或是沒錢。

最後我想講的是撰寫網路文章的風氣愈來愈盛,部落客早點了解創用 CC 是有幫助。著作權人對本身著作的權益保護也應是透過法律為之,有些部落客不以法律行為限縮引用人權利而是用『鎖滑鼠右鍵』等技術方式保護不過是燈下找錀的另一範例罷了。

2012年7月4日 星期三

配息扣市價迷思

不少人跟我反應過,為什麼買了股票後,在它配息時,雖然拿到一筆現金或多了股份,但股票的市價卻也是一聲不響地少了那筆利息的價格,這樣算來參與配息根本就沒賺到呀! 甚至還有人說,一直領股息,總有一天那張股票的市價會歸零。

第一個迷思,我的解答是這樣子的:

如果除息前才買了股票的人,隔天就能擁有一份現金股利,但股票本身的價格又維持原價,這就代表了,他把錢儲存在那支股票上,只存了 1 天時間卻擁有了公司賺了一年的利潤,這不合理吧!

除息這件事,我們得這樣看。買了一張股票,就代表你擁有了該公司的部份權利,除權息這件事只是把原本公司掛在帳上的資產,分配到股東自己的帳上,這個過程僅僅只是重分配而已並沒有其他外部現金的流入或流出,所以對股東來說,總價值本來就該不變的。

那既然除權息對股東而言根本不算獲利,那幹麼參與除權息,還得把拿到的錢申報所得稅及健保補充費,何苦來哉?

因為公司如果不除權息,把賺來的錢全鎖在公司帳戶上,我國政府會對它課徵 10% 的保留盈餘稅,所以對公司高層而言,除非他們想要 A 錢,要不然就應該以現金股利或股票股利的形式分配給股東,因為公司帳上現金是屬於全體股東的,繳『保留盈餘稅』給政府,對股東只有壞處沒有好處,

除了董事們想 A 錢的理由。對『高科技公司』而言,它們的確也有一個『避稅』的理由讓他們少派發股利,除此之外我就想不出其他不願分派股利的好理由。某些『高科技公司』一年賺 6 元卻只配 3 元,是因為我國政府給它們研發支出及投資抵減的管道,所以通常這些高科技公司擁有的會計人才會比技術人才還優,也難怪有董事長公開聲明他的半導體知識都忘光了,現在腦袋裡裝的都是會計知識。

就公司角度來看,『好公司』就是要分派權息; 但就股東角度而言,為什麼要『拿權息來繳稅』呢?

我國在兩稅合一(營所稅、綜所稅)施行後,公司所繳納的營所稅額,可在分權息給股東後,直接變成股東綜所稅的扣抵額。也就是公司一年來賺的錢,就算是先繳了營所稅,那也只是一種預扣機制,等股東領了權息後,這筆公司賺來的利潤也只會單純算一次綜所稅繳給政府。

而賺來的錢,繳稅給政府這不天經地義嗎?不要以為是自己報稅所以認為一頭牛被扒了兩次皮。

而之所以我們的稅制會搞得這麼複雜,我想禍首就是我國無證券交易所得稅,詳細原因請參照『證所稅是香蕉』一文,不在此贅述。

第二個迷思,我的解答是這樣子的:

公司把帳上現金分配回股東後,它的股票市值必須減價,因為它的資產也減損了,所以對應股票所擁有的價值也得減損。

那麼一家公司在一直配息的情況下,有無可能市價為 0 ?當然有可能。

如果該公司在經營過程中,一直無法賺到錢補入公司的會計帳上,那麼它要作帳上現金分配給股東的動作時,就叫作減資。

那麼只要一家公司的帳上現金或是資產全賣光了,又都分派給股東或債權人後,這家公司所對應的股票其市值當然應為 0 。

所以一直派息但又無法賺到現金補入會計帳的公司,其股票市值當然會為 0 。

換言之,如果希望股票市值愈來愈高,就代表公司得不停地『賺現金補入公司的會計帳中』。當然啦,公司高層用幾則『好聽的消息』也是可以,但這只是短期作法,不是長期作為。

2012年7月1日 星期日

油電(水)一次漲足

『君子喻於義,小人喻於利』 --- 引自論語里仁第十六。

『地球只有一個,用完人就完了』,這件事大家都知道,我也知道,但要作到真的不容易:
  1. 我當老外時,通常是拿著免洗筷就用了,明明我包裡有一雙環保筷。
  2. 家裡的機器明明也只有版本控制器及檔案伺服器兩種自用的功能,但晚上睡覺時,我也懶得關機。
  3. 出門時,就算電腦、音樂沒關,我還是自顧自的走出去。
直到油電喊著一次漲足了,我就把家裡的伺服器功能全搬上 AWS 去,目前還在規劃上面的機器要用的時候才開機,不用的時候自動關機,總不能我家減碳了,但 Amazon 卻多碳了。而家裡的程式撰寫機沒用就是關機。

當個君子懂得義的道理很簡單,但要作的時候往往就是個小人。

人對便宜的東西是不在乎的。如: 低價投手、低薪勞工。如果林英傑的薪資跟陳偉殷一樣簽得是三年長約,我相信第二年時,誠泰不會這麼操他,因為那等於是把他第三年的價值完全消耗掉,果然三毛到了日本就受傷了,反正一年一簽,球隊最多也只有負一年的風險,何況那都到了季後總冠軍賽了。這一點,低薪勞工也是一樣,人力便宜何必搞自動化,花腦袋又花資本還不見得一定成功,勞工消耗一個是一個,反正便宜的很,外面再找就有了。

要讓人接受資源的可貴以及起身力行節約,就讓『資源的價格高一點』,這很簡單。

所以當馬政府宣佈油電雙漲時,我是舉雙手雙腳贊同的。甚至我還希望把能源附加稅也逐步補上,最好能補到跟油價一樣(電、水也應一併視之)。

我們是一個小島國,沒有天然資源就要認命,臺灣的運轉不能完全靠外運的資源(石油、煤、天然氣)來帶動,利用能源附加稅來讓本國產業逐步往低耗能、低耗水的方向走。這高耗能、高耗水是能源大國才作得起的事,我們沒有資格。

但先放下「能源附加稅」的議題,這稅法又跟立委諸公們有關係了,要等他們訂定都不知道民國幾年了。

只說說這『油電(水)的一次漲足的問題』,不過我這篇文章又拖得太久沒寫完,在中油的部份全被 ptt 鄉民講完了,而且寫得很好,就請各位移駕去看這篇文章『鄉民教你看清中油漲價真相!史上最強油價Q&A』:
  1. http://www.ettoday.net/news/20120402/36070.htm
  2. http://www.ettoday.net/news/20120402/36070-2.htm
  3. http://www.ettoday.net/news/20120402/36070-3.htm
  4. http://www.ettoday.net/news/20120402/36158.htm
但我還是可以補充,台電、自來水公司的人事成本佔國營事業總營收的比例其實也不算高,從審計部的報告指出,中油用人費占營收比例為2.40%,台電為8.32%,台灣自來水為27.36%,而台積電約為 8% 左右,大家都差不多嘛,這國營事業員工沒必要像箭靶一樣。


我舉台積電的例子,並不是因為它是績優企業,而是就產業特性來說,這四家公司都是基本原料的第一層下游廠商,營收數字並不會被供應鏈廠商放大太多。像鴻海偏下游,它的 98 年人事費佔營收比只佔 0.6%

而其中自來水公司為 27.36% ,看起來好像比中油、台電還可怕,可是我們的自來水原水購買成本計算方式無法像中油、台電有外購原料,可以比照國際標準價格為基礎。這些原水的購買成本是國內機關之間協定的,如北水是與北區水資源局算帳,而它們談的是每度 0.2 元(這為什麼會算 0.2 元,如果水資源局的同學能幫我回答,那就太棒了),所以也可能是水資源局算得太便宜的關係。


如以其他國家實際銷售水價來看,幾乎都是 2 倍於我國水價起跳的,從統一銷售水準來看,營收可再乘以 2 ~ 6 倍,這樣自來水公司的人事費佔營收比例會落在 13.68~4.56% 之間,看起來就沒那麼誇張了吧!

既然這些國營事業的人事費比例尚屬合理,用削減人事費用來弭足虧損就不算是個好理由。

而從這次的油電雙漲中,大家應該也發現我國政府對企業的電價補助有多麼慷慨吧!  實在不想承認我國企業的競爭力與人才無關,這一切都只是電費便宜幫的忙。


這些從政府左邊口袋拿出的優惠,我們人民就得從右邊口袋補齊。看到這裡,大家光是要求國營事業員工砍福利,難道不覺得民營企業主也吃人夠夠嗎? 而且我經常懷疑這些輿論都是企業主的陰謀


但不管今天人事費還能有多省? 油、電還要不要補貼?


回到經濟學的供需法則來看,貴就用得少,便宜就買得多,要讓人民多愛點地球,少繳點稅,這一次漲足非常合理。


另外對弱勢民眾,政府可採用的配套措施是『負所得稅』,這部份我就稍後再議了。

PS 父親與舅舅都是中華電信的員工,所以我的立場可能會因此而有所偏頗。


== 後記 ==

在我整理這篇文章時,我重看了 1987 年陳定南縣長與王永慶董事長的電視辯論:



25 年過去,主角也都蓋棺了,大家現在都知道誰在說實話,誰在說空話。下面是 2008 年王老先生過世後,記者所作的整理:


我標了重點出來:『王永慶當時曾表示,「未來台塑六輕油品售價,可望較中油油品價格便宜三分之一」,後來他卻改口,台塑做不到,他辯解是經濟環境改變,稅負又重;但是外界並不認同他的理由,不少人認為台塑賺取大錢之後,有利可圖不願意降價了,而且還把中油當擋箭牌,利用中油沒效率及必須背負政策目標的成本,以獲取巨額利益。


1987 年我 9 歲,那時候是一個可以把當天國語日報看三遍的小孩,但我沒跟上陳縣長與王董事長辯論的年代。直到家裡後來訂了聯合報還是中國時報(我忘了),才開啟了我接近政治的機會,我印象中,那時六輕差不多決定落腳雲林了。


報紙上的東西一開始很多是看不懂的,什麼縣長搞了什麼法案,然後議長用什麼理由反對,又是萬年老賊、增額立委、省議員綁預算關說、美麗島事件、總統的元旦演說…,好多東西都與我的現實生活無關,但兩件事,我看得懂,或者是說略懂:一、聯考改革; 二、環保與經濟。


結果二十多年過去了,我們現在還是可以繼續談談入學考試要怎麼改,石化業與濕地生態誰重要。


當時臺灣比較骯髒且小家子氣的賺錢手法,就是燃燒廢電纜、廢食用油(餿水油)二次回收加工、騙山地少(稚)女賣淫(為尊重歷史不以原住民少女稱之)、工業酒精作假酒、工程偷工減料、工廠任意排放廢水廢氣廢土。下面這張圖是近年大陸某條河流的情形,但我想如果還找得到舊新聞資料的話,這張圖跟 25 年前臺灣某條河流應該也是差不多的。



那些小家子氣的惡質賺錢手法,在現在為止前四項應該是絕跡了。臺灣物質生活普遍也過得比以前好,也有了全民健保,但怎麼我卻沒有覺得臺灣人有比以前健康、快樂。

Facebook 懺悔文

好了,讓你們等那麼久。今天該是我好好懺悔的時候了。

先來個『前情提要』,讓不知我為何懺悔的人進入狀況,事情是這麼開始的:

臉書創辦人 mark zuckerberg( http://www.facebook.com/zuck 不認為現在的社會有在看重隱私,甚至是大家愈開放愈好( http://www.readwriteweb.com/archives/facebooks_zuckerberg_says_the_age_of_privacy_is_ov.php,其中他說了一段:『And then in the last 5 or 6 years, blogging has taken off in a huge way and all these different services that have people sharing all this information. People have really gotten comfortable not only sharing more information and different kinds, but more openly and with more people. That social norm is just something that has evolved over time.
We view it as our role in the system to constantly be innovating and be updating what our system is to reflect what the current social norms are.』( 在過去的 5 到 6 年之間,部落格有了極大的發展,而其他提供人們分享資訊的服務也是。人們不只開始分享資訊也對多數人更開放,而社會規範也就隨著時間慢慢改變。我們觀察我們在系統中的角色,再加以創新來反應新的社會規範。 )。

其實我也同意大家愈開放愈好,畢竟是喝 Open Source 奶水長大的,我所賴以維生的程式碼都可以分給大家看了,那會在乎別人知道我看了什麼書、什麼新聞、吃什麼餐嗎?  當然不。

那這樣說,要反對 facebook 幹什麼!  原因不在於『隱私該愈來愈開放』這個目標』上,而是在『尊重隱私』的行為上。

我希望大家能多說些自己的事讓更多人知道,但也希望那是他自己真心決定這麼作的,而不是被 facebook 給出賣的。然而 facebook 素行不良,有太多次的隱私權政策改版是在用戶未知情況下被更動,或是(可能是程式 bug ,也可能是刻意)出包,再加上 mark 在網站初期(有可能,無本人證實)任意散佈用戶資料( http://www.newyorker.com/reporting/2010/09/20/100920fa_fact_vargas?currentPage=all ),對他實在沒什麼好感。

之所以贊同『網站實名制』的原因之一,就是自己得負責自己的歷史行為,讓我絕不敢在網路上說:『你要誰的資料,我有。』這種蠢話。

以上就是我不使用 facebook 的原因。

以下則是我使用 facebook 的原因。

在媒體第四權抬頭時,有一個笑話是怎麼說的: 『如果巴西雨林中的一棵樹倒了,但 CNN 沒去報導它倒的事實,那它算倒了嗎?』

這個笑話的性別版是: 『如果一個男人說的話,沒被女人聽到,那他還會錯了嗎?』

而我把它改成: 『如果一個論點只在腦袋裡,沒有說出來、寫下來,那它還能算對(錯)嗎?』

自我會架網站開始,就不停地寫文章、講論點,有別人看當然不錯,能給個意見更好,但最重要的是給我自己反省的機會,看看我 20 歲時想的與 25 歲時有沒有什麼不同, 25 歲時又與 30 歲時的思想架構有沒有矛盾,如果我能一直自圓其說(一以貫之)那至少代表我想的沒錯(但合不合倫理正義這又是別的話題了)。所以我一直是在 http://blog.hoamon.info/ 網站出沒,別人同不同意接受論點倒是其次。

然而後來發生了一件事,讓我極度想要告訴大家我的論點,讓大家在看報紙媒體時、與別人打屁聊天時能有另一種觀點。這種焦急感使我在 mobile01 發了大量相關的文,所以也把腦筋動到 facebook 這邊,我知道絕大部份的朋友是不看我的部落格的,畢竟它與我的學校教育差別很大,裡面多半是談資訊、投資、教育、政治,剛好我也不算在軟體產業工作的人,無法利用部落格與訪客深交,能在 facebook 這邊發文會讓更多人看到。

所以我『妥協』了。

懺悔的是『我不該在 33 歲時就決定未來的走向,儘儘只要提出往後的一種或多種可能性,別把話說滿了』。

PS 本篇文章本來只是部份節錄在這裡,但有人反應沒有 facebook 帳號是不能看到 facebook 部落格文章的,這又讓我多了一點討厭 facebook ,看來 mark 所說的無關隱私開放是社會選擇,能幫他拉會員才是重點。

2012年6月25日 星期一

有得選,就有公平

李地亞德:『當我的小孩說某事是不公平的時候,他們真正的意思是,他們得不到想要的東西。』 --- 引自數學與頭腦相遇的地方

最早開始流傳的公平分配來自舊約聖經記載的所羅門王故事:『兩位婦人爭奪一個嬰兒,兩人都自稱自己才是親生母親,所羅門王無法分辨誰才是生母,便說:「既然無法分辨誰是嬰孩的母親,那就把嬰孩切成兩半,一人一半吧。」其中一個婦人急忙說:「王啊,把孩子給她吧,千萬別殺孩子。」所羅門立即判斷該婦人為生母。』

由此可見,公平並不是指大家都分得一樣。

有趣的是這公平觀念也能有數學可用,就有數學家把公平觀念放進一個演算法中,讓大家都能覺得公平。

最小的公平分配問題是兩人切蛋糕。傳統上的公平分法是從中間切開一人一半,但這隱含著『兩人偏好相同』的假設,而事實上,在宇宙間找到兩個人的偏好、價值觀完全相同的機率不高,所以這種方法只適合於極極極極極極(事實上,不管打幾個極都不夠用)小部份的人身上。

更公平的分法是其中一人決定如何切蛋糕的方式,而另一人選擇要那一部份。這樣,第一人在分配蛋糕時,會詢問第二人的偏好,並在價值權衡後,切下那一刀。

例如:第二人較偏好奶油,所以第一人分配時,會把奶油較多的部份分得大塊一點,而有水果的部份小塊一點,藉此讓第二人選擇大塊奶油的部份,而讓自己保有較多的水果。兩人依這個演算法執行後,大家都會滿意自己的部份。雙方都會覺得公平。

不過,這個演算法還是隱含了一個假設: 『兩人都是理性人』。

如果
  1. 兩人之中,有人總覺得『別人的比較好』,那不管怎麼分都沒有用。
  2. 切開蛋糕後,無法估量兩者的價值,不曉得那邊的奶油量是多少,水果數目又是多少。那第二人如何作理性選擇。
  3. 根本不知道自己的偏好。
那這個演算法就沒用了。

講這「公平數學」的目的是我要拿它來解釋軍公教福利及血汗企業問題。

現在這個年頭,很多人都不好過,錢賺得少、工時長、沒時間陪家人也顧不了自己的健康。反觀軍公教工作穩定、薪資在平均水準之上、退休也比較有保障,於是很多人會抗議、反對或是怪罪這些軍公教人員,剝奪了其他人的幸福。

首先,我得承認不同年代的人,彼此之間的確存在不公平之處,因為現在的軍公教錄取率小於以前,而且以前某個時代的軍公教人員是可以靠關係、血綠就能錄取的,這我也無法反駁,那個時代本身即充斥著不公平的規則。

但本來不同世代之間就的確存在著不公平,因為在那個世代出生是我們沒得選擇的,沒得選,就不公平。這世代間不公平之處也不只在軍公教職缺中才有,我們的國債、環境資源利用處處可見這世代間的不公平。

但在同一世代中,如果你還在抱怨同學、朋友考上了軍公教後,日子可以過得那麼爽,或是自己是在一家血汗企業中作事,都不見老闆體諒的話,那我就得請你回頭再看看李地亞德那句話了。

或許你還有一個藉口:『我們家沒有資源,不能栽培我多讀書,所以考不上公教人員』。沒錯,資源少的確是一個好理由,從「蘋果橘子經濟學」一書有提到什麼樣的父母對小孩的學習成就有影響:
  1. 父母教育程度高(正相關)
  2. 父母社經地位高(正相關)
  3. 母親生第一胎時三十歲以上(正相關)
  4. 小孩出生時體重偏低(負相關)
  5. 父母在家中說英語(正相關)
  6. 小孩為領養(負相關)
  7. 父母與學校家長會(正相關)
  8. 家裡有很多書(正相關)
我們可以知道資源少不只是跟考試,也跟整個學習成就都有關係。對於家庭資源少而成就低的學生來說,你該問的是:『政府要提供什麼樣的協助來促進階級流動』,而不是打壓軍公教福利,後者對弱勢家庭一點幫助也沒有,作這件事只是讓你心頭爽快但完全沒有實質意義。

血汗企業的工作也是如同軍公教的工作都是可自由選擇的,你不滿意可以離開,去選別間,若是一直遇到血汗企業,那或許表示你的才能只到那裡,別抱怨了,趕快提升自己的人力資本

既然『軍公教工作』對『第二人(也就是我們這些要選擇工作的人)』來說是一個可以自由選擇的制度,那就代表著公平。那對第一人(也就是我們所選出的政府)而言,它為什麼要切那麼一大塊的福利給軍公教人員呢?
  1. 軍人不用說了吧! 連瑞士這樣的中立國家,它都有民兵,我們是隔壁有一隻大老虎的國家,能不有軍隊嗎?  當然啦,如果不想配置職業軍人或只部置極少數職業軍人,然後輔以民兵制,我個人更贊同。
  2. 教育人員更是重要,想想你的小孩在上學讀書時,看到老師過得一點都不爽,那他還能有讀書的動機嗎? 而且只有教育(包含高等教育及技職教育)才能提升人民素質,讓人升等,連原始部落中的長老、祭司這些擁有知識的人員,生活都能過得比其他人好了,現代社會,對老師當然是要多點福利及尊敬。
  3. 公務員理論上是執行我們所賦與的權利,他們是人民的公僕照我們的意志行事,但沒必要抱持著『我們是老闆,所以員工薪水、福利愈差就代表是我們賺到』這種觀念吧!  你也不會想要找笨蛋來執行我們的公權力吧!  花福利買人才天經地義。
雖然我贊成軍公教給予中高水準的福利,但我也贊成該定出淘汰不適任人員的法案,或是促進軍公教人員工作效率的措施,如:開放公文

對『軍公教人員』,我們該作的是監督他們達到應有的工作水準,而不是要求他們的福利水準該比照一般大眾。又或許這麼說吧!  如果大部份人根本不懂得『如何監督軍公教人員應有的工作水準』,所以只會選擇後者,那這種作法無異只是在『燈下找錀』罷了。

PS 我老婆是小學老師,父執輩也多是公務員及老師,或許從我內心深處的立場就是會偏向尊敬公教人員。

2012年6月7日 星期四

郭台銘:「分配正義稅」。我:『哈哈!』

讀新聞: 郭台銘提「分配正義稅」,向台灣前300富課徵
而來自公開資訊觀測站資料( 101 年 05 月):

職稱(包括董
事、監察人、
董事代表人、
監察人代表
人、經理人及
大股東)
姓名選任時持股目前持股設質股數設質股數佔持股比例配偶、
未成年子女
及利用他人名義持有部份
內部人關係人
目前持股合計
設質
股數
設質
比例
董事長本人郭台銘            925,961,7601,339,990,48876,800,0005.33%000.00%


這 1,339,990,488 股的鴻海持股,如果以目前 85 元市價、 10 元成本、 20 % 證所稅來算,郭大老闆股票全賣的話,要繳 200 億的稅金。郭大老闆現年 62 歲,這每年讓他繳這個「分配正義稅」 1 億,繳個 38 年,也不過 38 億而已,這與 200 億相比,真是一個好對策呀!

我當然要回:『哈哈!』

PS 這前 300 名富人在財政部稽查系統的排名,應該沒辦法把土地價格算得很清楚,因為我們目前也沒有土地實價課稅。

而財政部回應:取得多數富人共識下研議富人稅 但不能替代證所稅還好我們的財政部說『「證所稅」是對原來免稅的證券交易所得課徵,其政策目的是為促進租稅公平,與郭董事長所提「增加富人綜合所得稅」的概念尚有不同』。

2012年6月3日 星期日

第 23 名不錯啦! 有贏過一半的同學了


我母親跟那個年代的大多數媽媽一樣,都是重男輕女、望子成龍。有一次,小學月考拿了第 23 名,她非常地不高興,於是跟我父親說,希望他『教訓』我。

父親聽了後,用和悅的口氣問我:『你們班上有幾個同學?』
我回說:『50 個。』
父親說:『第 23 名不錯啦! 有贏過一半的同學了。』

我心中不但放下了一個大石頭,甚至這個觀念影響了後來的生活。考第一名當然還是我很大的心願,但已經不是挺重要的,至少那不是父母給我的壓力,而是對自己的期許,畢竟年輕時,人是很容易好勝的。

何況我運氣很好地,在讀研究所以前,從沒機會考過前三名,最接近排頭的一次,是在國中二年級時,考了全班第六名、全校第七名。直到上了研究所、博士班後,才總是拿第一名,因為同屆只有我一個人。雖然好勝但常常敗,就不會覺得輸人是件不得了的事。

父親從來不會因成績管教我,都是因為我東西不整理、欺負妹妹、太晚回家等生活紀律上的問題。

他還跟我說過一個觀念:『你知道園丁如何整理樹枝的嗎?  冒出頭的枝枒就是喀嚓。』長大了,才慢慢體會出它的道理,尤其是接觸了「被動/指數投資」後,更是能咀嚼出個中滋味。

雖然他不管我的成績,但當我高一試分類組時,選了第一類組而且目標是法律系時,他非常高興,因為當個律師或法官就是他的遺憾。只是後來不愛讀教科書,英、史、地成績一直拉不起來,所以我退縮了,改選了第二類組,換滿足母親的心願:『唸中興土木,以後蓋房子』。

結果唸了土木,才知道我不喜歡土木,而且有趣的事:『自認興趣廣泛,但居然沒包到土木』。

或許臺灣現在競爭力這麼差,就是因為大家都只學能賺錢的,而不是學自己熱愛的。現在我過生活的工具就是寫網頁程式,這在我父母的年代中,那是壓根子沒想過的職業。連我自己都沒想過會愛上這種工作。

人生的變化無窮,何必執著。

== 後記 ==

忘了補上『吳岳老師電影分享-三個傻瓜』的感想。我認為壓力並不是問題,而且壓力該多一點比較好,差別是在壓力要孩子自己選的,而不是外力強加的。

2012年5月29日 星期二

五局下賴選手擊出滿貫全壘打,我們被逆轉了

前四局,劉大投手雖然投得跌跌撞撞,但好歹球隊是居於領先地位。

沒想到五局下半一上場,一開始就來了失誤,球穿過了 19 防線,蔡選手趁機上到一壘。

劉大投手在投手丘上整理一下紅土,希望讓心情恢復平靜,沒想到接下來居然看錯暗號,以為是『油電雙掌』的打席,連續給了兩個故意四壞保送了曾選手、費選手上到壘包,擠成滿壘了。

在壘包上都有人的情況下,沒有再保送的機會了,只能硬著頭皮面對對方的重炮手『賴 48 』,可真沒想到,這投出的第一顆速球就給他逮到夯上了外野看台,出去的球是回不來了。

先發投手現在背了敗投候選人的資格。

當跑壘者在漫步壘包之際,劉投手望向休息室,看著陳投手教練,這眼神似乎在說著:『把我換下去』。於是,投手教練步出休息室,小跑步到投手丘…

2012年5月28日 星期一

無損自利,喊喊正義,那又何妨! 拔我一毛,那管正義,我拚全力!

與『王家被拆』對比,人家北市府可是一路被痛罵:『無公理正義,強拆民房』,眾多臺灣人也都認為:『如果今天不為王家人出聲,哪那天就輪到你家被拆,也沒人出聲』,大家喊得震天價響。

反倒是在股市裡,股民就為了跌那幾個點,痛罵證所稅法案,一付嗜錢嘴臉,這時候又都把正義放在那裡了!!!

2012年5月27日 星期日

君不信因果,何得有富貴貧賤?

子良問:『君不信因果,何得有富貴貧賤?』
縝答道:『人生如樹花同發,隨風而散,或拂簾幌,墜茵席之上; 或關籬牆,落糞溷之中。墜茵席者,殿下是也;落糞溷者,下官是也。貴賤雖復殊途,因果竟在何處?』

譯如下:

閱讀更多…

2012年4月28日 星期六

感謝 Google Drive ,我又有機會付錢給 Google 了

Google Drive 付費方案
最近的科技大新聞, Google 推出了 Google Drive ,它與 Google Docs 結合,把你在 Docs 中的文件置入 Drive 中。免費使用的話,總共有 5GB 的空間。

雖然目前,只出了 Mac , Windows 及 Android 版的同步程式。但將來出 Linux 版只是遲早(應該吧!)而已。

所以當我試用了 Windows 及 Android 版的 Google Drive sync ,我就下定決心要買額外空間。一個月付出 2.5 美金(約臺幣 75 元),能換來 Picasa Web 25G , Google Drive 25G , Gmail 25G ,這麼划算,怎麼不買帳呢!

前一次付錢給 Google 是因為 Voice ,花了 10 美元,但到現在還沒打完,因為有太多機會是使用 Skype, Gtalk, Google Hangout 來與其他人溝通。

而事實上,我使用了 GMail, Blogger, Youtube, Picasa, Docs, Search, Apps, App Engine, Finance, Calender ... 等這麼多的免費服務。心裡一直覺得過意不去, Google 可是我最喜愛的線上公司,如果不能給予實質支持,那麼我憑什麼對它有什麼更高期待呢? 相較於我討厭(痛恨)的微軟,都不得不花錢買它們的帳( NB 的預裝版 OS ),支持 Google 可說是再合理不過的事情。

除了我買帳外,剛剛也推銷給老婆,她同意花 2.5 美金去買 25G * 3 的空間。如果你要問為什麼不兩個人用一組帳號,一樣花 5 美金,但卻換來 100G 的空間呢???

答案是,我老婆不准。用不到那麼多空間,幹麼要多花錢。而且各人用各人的,才不會有安全性的問題。

也推薦給你們用用。

兩則郭台銘相關新聞

兩則新聞: 郭台銘:血汗工廠有什麼不好?合法耕耘收穫!郭台銘談證所稅:應考量效率 正義解決不了吃飯問題!

我的評論:

在新聞 1 中,郭大老闆說得對。企業合法經營,是不是血汗工廠不重要,只要它照法規來聘請員工、解聘員工、給予安全工作環境、生產過程符合環保法規,員工在裡面上班快不快樂,那是其次,員工不高興可以自己換工作。我們臺灣及中國都不在羅馬時代,沒人規定兒子得作跟父親一樣的工作。外邊的人不高興富士康、鴻海的作為,可以不買它們的股票及產品,我沒有意見

在新聞 2 中,郭大老闆說:「應考量效率,正義解決不了吃飯問題!」

我要說:「大錯特錯」。政府作事,正義第一,效率第二。國民義務教育無法賺錢,那就全部委由民間機構辦理,可以嗎?  維護國防成本太高,又不見得得與中共武力對抗,那就裁軍嗎?  綜所稅累進課徵方式複雜能改以人頭稅課徵嗎?  那些上山受傷或是受災的登山客,政府能說一句救援成本太高,所以不派直升機搜索嗎?

政府作事,效率的確要考量,但正義卻是基本條件,那是賠錢也得咬牙幹下去的。

所以我說:「那些覺得 CEO 當總統可以幹得比較好的人,腦袋應該不清楚吧」。


細膩的證所稅財政版法案: +期貨所得稅

本來只是在討論證券交易的資本利得稅,結果沒想到財政部居然多跳了一步,把期所稅也納入。

當下聽到,不禁為劉部長叫好。叫好當然不是『多了稅收』這種原因,如果光是"稅目增加及稅收多"對國家人民有好處的話,那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人民就不會這麼慘了,繳的稅怎麼多,生活卻過得那麼糟,沒有網路及首長信箱可以投訴,居然還要到北京搞上訪,這對民主國家的我們而言,真是兩種世界。

期所稅會被考慮,我想最主要是法人避險成本的考量。這則「權證課稅未違憲 券商須補繳 150 億稅」新聞就是因為我們稅法上沒有納入法人避險的資本利損所造成的:

券商必須建立標的股票的部位,才得以發行權證。但在權證部份,因為權利金收入列入所得課徵所得稅,而標的股票的買賣卻無法視為證券交易利損(因為我們沒有證所稅),所以無法列入成本。所以賺要繳稅,但賠卻無法抵扣。

券商的權證發行利潤並不是在跟投機客對作上,而是在權證的買賣手續費上,所以券商一定會操作標的股票。而標的股票的倉位通常是券商以選權權平價公式去計算的,它一定會造成高買低賣的結果。而這現象造成了『在 2006 年以前發行的權證,券商不得認列所對應的證券交易損失,於是他們要補繳 150 億的稅』。

這個案子其實後來因所得稅法修改後,券商未來是解套了,只是不溯及既往,還是得補繳 150 億元給國庫。這裡是臺工銀的詳細報告可以深入了解。

也因此事件,所以我想劉部長提早規劃了期所稅事宜。很多法人在操作股票時,會以期貨、選擇權作避險,如果課徵證所稅後,證券交易利得要繳稅,但期貨交易利損無法扣抵,這些法人不會哇哇叫嗎?

我說這步棋下得好。但就像金管會所說的:『國外期貨市場沒有人同時有這期所稅及期交稅的』,就這一點,我是能接受『有期所稅後就應廢了期交稅』的。

後來在政院版法案公佈時他們拿走了「個人期所稅」,我想他們應是認為一般個人不會作避險動作,所以乾脆不要放,可以少一點爭議。這件事讓我想到之前在玉山期貨開戶時,他們給我填了一份申請書,裡面有一個問題: 『開立本戶頭的目的是投機或避險(限有避險證明的法人勾選)』,申請書填到這裡,我心裡笑了出來。政府果然喜歡搞父權,什麼事都想幫我決定。明明我股票戶頭就是有股票,為什麼我不能拿期貨來避險呢!!!

最後我想講的是,當年那些券商希望政府要『考慮證券交易利損』,如不把證券交易利損納入權證利得扣抵,他們就拒絕發行權證。結果現在政府要全面納入『證券交易利得繳稅及利損扣抵』,他們卻跳出來反對。

或許扁政府當時應該拿證所稅來換權證發行。

你看,美國券商(投資銀行)就沒有這種權證補稅問題。因為他們至始至終都有資本利得稅。果然,人家才是已開發國家。






2012年4月24日 星期二

支持證所稅

現在有些券商、媒體、投顧紛紛開始大放厥詞,說證所稅是多麼可怕的,我被新猴子扁怕了。在喊痛之餘,我仍要拿到香蕉。所以我作了一個支持證所稅的圖檔,有意願的人自由取用吧!



圖中的拇指圖來自: http://findicons.com/icon/267784/hand_pro

嵌入網頁的源始碼:

<a href="http://paper.hoamon.info/e-papers/finance/zheng-suo-shui"> <img width="320px" src="http://paper.hoamon.info/stock.jpg" /></a>

2012年4月14日 星期六

總算看到一張從 70 年代以來的臺股線圖

圖在:http://www.wretch.cc/blog/tw0050/21639597
1971 年時,臺股大約是在 116 點左右。如果在當時有個以指數高低點作上下限的長期投資人,他大概會選擇 200 點左右買進,在 1000 點左右賣出,這個策略可以安全地渡過 15 年,到了 1987 年時,他一定會拋光所有持股,然後再也追不上臺股

或許他會悔恨一輩子,也或許他會在 8000 點時全買回來,然後修正上下限為 9000 ~ 6000 。但不管如何修正,他總是以為後視鏡中的事物比真實還接近,一直依賴後視鏡中的景像作判斷,結果卻忘了『認真向前看』。

這個現象我常拿來反對那些說:『 6000 點以下勇敢買進, 9000 點以上鐵心賣出』的人。過去我都是用港股在 90 年代的點位為例,但今天好不容易發現臺股線圖,以後我就改用這個故事了。

我想一個正常人開車除了專心看前面外,偶爾才需要去看看後視鏡吧,期待你別成為一個只用後視鏡開車的投資人。

而我呢? 我是一個請司機開車的被動投資人

證券市場非零和遊戲,但證券交易報稅近似零和

證券市場非零和,但證券交易報稅近似零和。


股票價格在上漲時,不見得有人損失,而股票下跌時,不見得有人獲利,所以我們說證券市場非零和遊戲。

除了賺的錢不等於賠的錢外,當臺積電是 100 元時,市值有 1 兆 5 ,當它是 200 元時,市值有 3 兆。若有人拿臺積電股票去質借時, 200 元市價當時借來的錢比在 100 元來得多一倍,多出來的市值創造了更多信用。反向而言,少掉的市值也削減了信用。

但報稅時,一定是有交易才需要報稅,而交易會成立,就是同時有人買、有人賣。所以今天賣股票的人有賺錢,那通常會代表他的對家可能賠錢(如果未來點數差不多的話)。

長期來看,只要臺股指數變化不大,不管是先上漲 5000 點,兩年後又下跌 5000 點,只要點位差不多,那就代表整體投資人的實現利得與實現利損是一樣的。所以就交易面來看,它們是零和的。

但再加上報稅就變成只有近似了。因為已實現利得要繳 20% 的稅,但已實現利損卻沒有退 20% 的成本,所以只要臺股點數差不多,那中華民國政府多多少少會賺一點點。
Related Posts Plugin for WordPress, Blogg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