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7亞錦賽中日之戰在前六局十分精采,陽建福可媲美達比修,然而到了第七局就結束了,不過,算了,輸了,我也不會怪任何人的。
不過,我倒有一個策略,是在對手滿壘非二人出局,且己方又不能掉分的佈陣戰術想說說。
那就是讓一、三壘手趨前,大約站在一壘與本壘中間及三壘跑壘員前三步,而右外野手往前到一、二壘之間防守,二、游略往左邊防守,中左外野手略往右前方補位。如此一來,可大幅降低對方強迫取分的威脅。
當然,這種戰術是用在完全不能失分的狀態,如9局下雙方平手時,或是這次中日之戰不能再丟分的情況下。
沙箱是版本控制器的術語。
這樣佈陣就不需要強迫取分了,外野洞很大,只要能打到外野安打機會很大。
回覆刪除球如果可以打到外野的話,本來失分的機率就會比較高,不管它是不是安打。
回覆刪除所以,把外野手往前調,並拿一個外野手補內野手的位置完全是賭博的作法。
球如果在內野,三壘跑壘員死的機率相當高。
球如果在外野,則距離近的飛球,三壘跑壘員會不敢跑。
如果是距離遠的飛球則與正常佈陣失分的機率一樣。
且打者如果想打出距離遠的球,則他必須正常持棒,與投手正面對決,這樣投手就可以發揮應有的實力,最好是將他三振。
這個方法有很多人用過
回覆刪除記得兩三年前
La New在球季最很一場也幹過一次
內野放五個人
尷尬,忘了注意到「完全不能失分」的前題。不過這樣真的是賭很大,因為一個正常守備接得到的小飛球都有可能變安打,大概就是不成功變成仁吧。
回覆刪除我以為這樣的布陣有兩個盲點:
回覆刪除第一個,以現在職業選手的打擊能力,要能限制他打到外野是很不太可能的,不然這樣的話直接把所有的人叫進內野就成了。
另外一個是時間點,如果是九局下平手,對方一得分比賽就結束也許這樣還有點意義,但是如果還有進攻機會,這樣做是不是有點...
to 小龍:
回覆刪除對呀!就是用在九局下,完全不能再失分,或是本次亞錦賽(2007),中華再失一分也無緣北奧時。
且以職業選手來說,打外野的確不是難事,但他絕沒辦法用「觸擊短打」來打到外野的,只要他用正常方式打擊的話,那投手就可以發揮三振的實力,來花解這個危機。
你的想法真的很不錯,
回覆刪除不過我有一個疑問
1,3壘的人移的過近時,會不會連滾地球都反應不過來,一般看球賽時,投手有時都會被球打得哇哇叫,如果 1,3壘手移過近時,會不會內野滾地球都接不到(因人有即使反應好壞問題)
,反而造成第二線球員補位問題??
小小疑問啦!! 其實那時在看比賽時,我也在想為啥不前移防短打...
我還想過,是否有啥球路容易造成打者打成內野或投捕界內外高飛球(打高,但不飛過內野),然後接球時,故意碰手套再讓球落地(就是不接殺),再撿起來傳本壘,三壘,二壘,來個三殺.... 呵...想想罷了,因為都是事後了....
回覆刪除TO CS-shun:
回覆刪除這是防「觸擊短打」用的,如果使用者虛觸實打的話,球的力道應該也不會太大,被打到應該也還好。
又如果打擊者採用標準打法時,那一、三壘手應該有心理準備。